
与火炕有关的那些事儿
作者:宋敏
2017年,我的家乡露水河林业局四湖林场被评为全国最美林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下,我们企业也在依托森林资源打造富有东北文化特色的旅游元素,而农家大火炕就是其一了。
说起大火炕,就想起当年我们“湖光山色凯旋队”带着风光采集的任务,在四湖林场农家大火炕上的那些花絮。占半个屋子的大火炕,呼呼啦啦……一下子就坐满了嘻嘻哈哈抢位儿的孩子,“真热呼!到家了!”热炕头上有太多太多大家挥之不去的记忆。80后:“小时候,大冬天放学回到家书包炕上一扔,首先是钻进炕头小被儿窝里暖和冰凉的脚丫,然后就趴在被窝里写作业……” 70后:“最难忘小时候淘气蹦塌炕挨揍……现在住楼了,火炕成了回不去的记忆!”我也是70后,火炕承载着日子和成长,与队友们不同的是大火炕仍然相伴着……
我家1973年搬到露水河林业局时,林业局刚刚建局15年,那时还都是平房。我家及邻居都是自己盖的木头构架,外皮土坯的简易房,家家都有用石头垒骨架的大火炕,炕面用黄泥抹平后再糊上牛皮纸,炕边用一个通长的刨光的木头做炕沿儿。日子就是一日三餐烧火做饭,烧多少柴禾就是根据火炕的温度来掌握。
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似乎也没有太好的搭炕师傅,家家烧火做饭都是烟熏火燎的,一进门就是被烟熏成黑乎乎墙面的外屋地(厨房),被烟熏的滋味还记忆犹新……尤其是春天风向不定倒烟的时候,一冒烟就得拿个小板凳坐在锅底坑前拿着大盖帘子煽火,总是呛的鼻涕一把泪一把,时不时地不得不停下来跑到室外喘口气,缓缓劲儿再继续煽火,硬生生把烟顶出去才算罢了。生活就那样随着天气的任性东拉西扯、屋里屋外不住闲地忙活,苦乐搅和着……
要说炕,靠近锅台那边叫炕头,也是炕最热的地方,俺家炕头专属于爸爸。与炕相匹配的还有在炕梢的棚顶及墙面上掉起一个木架子,外面拉上一个布帘儿,就叫成被架子了。小时候没什么玩的,除了打闹就是东西屋门后、炕上、地下捉迷藏,我们都有爬到被架子上藏猫呼的经历,记忆里被架子上杂七杂八的衣物总是被我们藏猫呼拱得乱糟糟的样子,家里要是来了山东亲戚炕上住不下,小孩就要睡被架子了。再小些的时候,我和哥哥去的托儿所不过就是一大帮孩子被关在有围栏的大炕上。记得有次哥哥感冒了,临上托儿所时,妈妈把他抱上炕沿儿,将我的棉线围脖严严实实地围在哥哥脸上。我十分生气,心里一百个不愿意,爬上炕沿儿掂起脚狠狠地在哥哥鼻子上咬了一口,就这样我打小就多了一个“小辣椒”的外号,邻里间也这样叫开了。
邻居王大爷与我家是上下相邻,放学写完作业最常去的就是去王大爷家。王大爷家五个孩子,与我差不多大的三个孩子最玩得来,感觉他家最多的就是小画本,有单故事的有连续剧的,记忆最深的就是趴在王大爷家炕上看那年代活灵活现的手绘版小画本儿,有时看着看着就会有蹦跳的小影子,我们小孩子就一通混乱地抓那小小的跳蚤……去王大爷家玩,内心里最担忧的就是害怕带回家跳蚤,要是把跳蚤带回家了,这晚上全家人就不得安宁,第二天,浑身是被跳蚤咬的小包包。王大爷家为什么会有跳蚤?是他家炕暖和?还是因为炕面铺草席容易藏身呢?那时我家炕面铺的是纤维板。
我家前后左右邻居都是闹饥荒年代出来闯东北的山东人,所以邻里间有唠不完的嗑儿。要说起邻居相大娘,她就是百事通的传播小喇叭,当地有点儿啥新鲜事儿,我家都是先在她嘴里听到的。除了三餐做饭时间,相大娘没事儿就是走街窜巷、窜门儿,东山一百户没有她不熟悉的。我家她天天得走一趟甚至好几趟,就像少了点什么。东北人待客最热情的方式就是把客人让上炕,坐在热炕头上唠嗑儿。相大娘到我家就如同在自家一样,坐着唠累了就躺着唠,有时困了索性就来一小觉儿,现在想想那邻里间的感情,不亚于亲人了。那困难年代一年只洗两三回澡,换洗的内衣也少,不生虱子的人家基本没有吧?相大娘在我家炕上一边唠嗑一边挠痒,她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上的虱子格外多,索性就翻开衣服抓虱子,双手大拇指指甲相对一按一按的,能听到小小的咔吧咔吧声,她甚至就把虱子皮舔嘴里吃了,少年的我看着皱眉头,但不影响与相大娘间的亲切感。那是兴打麻将牌的年头,精神头儿十足的相大娘与妈妈就坐在炕上打牌,时常玩到晚上十点多,我跟着身后去关大门,感受着因年轻出力多而有点骡锅背的瘦小的相大娘边小跑边爽心哈哈笑……输赢不过3元2元的满足感。
在娘家一直住着大火炕,结婚时婆家给盖的是砖瓦平房,住的还是火炕。东北结婚有炕上“坐福”的习俗,坐福就是结婚当天,婆家准备的新婚被褥铺在炕上,被褥下放上一把小斧子,洒些花生,典礼完毕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要上炕坐一会儿,寓意婚后的生活美满幸福,早生贵子。坐福还有一说呢,夫妻谁抢先坐在斧头上谁的福气就多,我结婚的斧头被爱人抢先坐了,但婚后我家的热炕头一直是我的。一年后,我们的宝贝女儿如期降生。听说小儿怕捂不怕冻,大冬天月子里,我将女儿放在炕梢的冷窗跟儿,她不老实的小手和小鼻子总是冰凉凉的,但白天晚上都睡得极香,月子里省心也健康成长着。
在我的梦里,女儿从来都没长大过,仿佛我的人生也从女儿诞生就逆袭了。记得女儿七个月刚会炕上爬的时候,我把被褥叠高高的,被褥就是遮挡物。我“喵喵.……”让女儿顺着声音找。起初她是绕被画圈爬,几圈后,突然间她知道辨别“喵喵……”方向,机灵灵地屁股一调顺声爬着,我又开心又惊奇,希望的种子变成无限能量的内核滋养着我的生命,随着女儿的成长惊喜不断……
女儿刚刚会走的时候,正流行动物毛皮钥匙挂件儿,哥哥回妈家习惯性地把摩托车钥匙放在炕头边上,突发奇想,我把挂件儿塞到女儿开裆裤里,不足70公分高的女儿加上了30公分长的尾巴挂件儿,趔趔趄趄来来回回地从炕头走到炕尾儿,甚是搞笑,我倚墙坐炕头,妈妈倚炕琴坐炕梢,我和妈妈前仰后合的笑声此起彼伏,直至妈妈笑得脸色有些红紫时,我才意识到高血压的忌大喜的严重性,立刻摘掉女儿屁股上的小尾巴,强力制止了乐极生悲。还记得女儿四岁那年 “五一” 的七天长假,我应单位安排,开始了“鸭妈妈一家采果子”的童话剪纸工程。整整四天我没有出屋,炕上地下地画着刻着,女儿跟着腚后也是炕上地下,整整四天玩着边角余料。自那以后,女儿随意画着就会呈现出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绘画天赋突显。也就是在这一年,她坐炕沿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一个机械制造的电视专题片儿,甚至听不到我在叫她的声音。一个四岁小女孩儿的兴趣取向让我深感迷惑。现在看来,她原本就是一个富有空间想象的孩子,以致于她大学走在了“环境与设计”的专业路上,她说:“理想是当中国一流的设计师”。
空闲时,不苟言笑的爸爸习惯性地躺在炕头上,或是琢磨着书法或是背着棋谱,退休前后他棋艺都保持了全局第四名的记录。爱人第一次突然到访我家时,以找爸爸下象棋为借口,棋盘炕上一摆,炕上对坐下棋2个多小时,就这样他们间轻易建立起了象棋对弈的默契感。一晃我们结婚也24年了,一碰面就得下棋也持续了24年。他们下棋的忘我劲头儿还发生过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有年冬天哥哥去外地送货,他俩一大早去给哥哥看厂子,从早上八点到半夜12点除了吃饭时间,一直是坐在炕上下棋,真有大战300回合不分胜负不罢休的那股劲儿。第二天妈妈说:“你爸爸真能,昨天下了一天的棋,晚上回家发现屁股被热炕烙出了好几个水泡。”我的好友:“记忆最深的就是爷俩恨不得占满炕下象棋,时而争时而让其乐融融、忘年交般的温馨场面。”大火炕承载着我的成长和幸福,更成了家的代名词。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被授予“生态小镇”的露水河有2/3的家庭都住上了楼房,取代大火炕的是电热炕,但每到春季停气儿的季节,浑身从里向外的似乎怎么也暖不过来的透心凉,纵使钻在有电热炕的被窝里也还是念念不忘平房的大火炕那瞬间透彻骨髓和心窝的暖,走亲窜友再也少有“来上炕”宾至如归的感觉了,那暖也就成了大多数家乡人回不去的温暖记忆了。
熟识的老屋
作者:王春苗
蓝蓝的天空下,绿草盈盈,远处几棵参天大树直耸云端,小巷里远近横着数十座大大小小的房屋,稀稀疏疏的。那座带有古旧木门的房屋,我总能一眼望见─两间不大不小的砖瓦房,屋前清澈的小溪,还有那深深庭院里开满花的果树……
人们常说人生最美好的时代莫过于孩提时代,而那座熟识的老屋就是我孩提时代的缩影。
当和煦的微风带着浓浓的春意悄然而至的时候,给小小的庭院增添了几分美妙的色彩,那里就成了我嬉戏娱乐的主要场所。抓蟋蟀、扑蝴蝶、捉蚯蚓……凡是能玩的,好玩的我都玩过,也正因为如此的淘气,不知挨了母亲多少次骂,但这些都未曾改变我儿时的天性。在众多的游戏中,我最喜欢的游戏要属捉迷藏了,我经常跑到邻居家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每次我都会不等到别的孩子数完数就跑得无影无踪,我会飞快地跑到树后面或藏在空水缸里,甚至会躲进厕所里,这些常使我弄得脏兮兮的不敢回家,母亲也总是在这个时候既感到我好笑又有些生气地唠叨着。我曾记得有一次,由于我的贪玩被邻居家的大公鸡狠狠地啄了一下,这也许就是我一直害怕公鸡的缘故吧!老屋的庭院里有一只大黄狗,黄棕色的毛,两只长长的耳朵像两把大扇子一样耷拉着,一条毛茸茸的尾巴总是晃个不停。我总爱抬起它的两条前腿,看它用两条后腿边走路边摇着尾巴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它很善解人意,从不把爪子靠在我身上和我亲近,它是我童年时代一个踏实的伙伴。烈日融融,阳光直射下来,花草树木相互应和着,在风中翩翩起舞,地面上形成了一个个树的影子,树叶间形成许多不同规则的圆形小孔,看上去很有趣。我就静静地坐在这树下,看清澈见底的小溪,观察那慢慢爬行着的蜗牛。
天黑的时候,母亲总是给我讲许许多多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已经淡忘了,但有一个故事却使我至今难以忘怀。母亲说:“流淌着的小河里有一只小船,船里面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果谁能够找到这只小船,老人就会把他带到他想去的地方,并且满足他要实现的愿望。”虽然我知道这只不过是母亲讲的一个故事罢了,但是在我的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出小船的样子,想象它自由漂浮在水中的情景。在我成长的每一天里,我都会想到它。每当我经过一条小河时,也会忍不住地往河里看,希望自己会碰巧遇到那个老人,那只小小的船……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找到。
转眼离开老屋已有十年之久了,离开老屋时的情景以及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美好的事物总是美好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而待之,这句话一点没错。老屋以它的质朴时刻激励着我,我听得见它的召唤,召唤我的归来。
啊!老屋,不知何时,我才能再次投入你的怀抱。
静下来的时候,总会想起那古旧的木门,深深的庭院,清澈见底的小溪,还有那枝繁叶茂、繁华锦簇的果树……